首页 > 文旅 > 详情
师恩似海,润泽终生
时间:2025-09-08 来源:三湘都市报
分享到

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:"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。"每当我读到这句话,总会想起我的恩师魏作飞先生。先生1964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,先后任教于双峰一中和东山学校。时光荏苒,半个世纪过去,先生温润如玉的面容、春风化雨的目光,依然如北斗般指引着我的人生航向。那些他或许早已淡忘的细碎往事,却在我心田酿成了历久弥香的陈酿。

(一)一支钢笔的故事

那支钢笔的故事,至今想来仍让我眼眶湿润。高一下学期期末前的一个星期六,我在参加校办工厂制碳氨的学工活动时,不慎弄丢了父亲特意为我升学购置的钢笔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这支笔承载着全家人的期望。我整日魂不守舍,却又不敢向拮据的家里开口。

细心的魏老师很快发现了我的异常。那天课后,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:“来我办公室一下。”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办公桌上,他拉开抽屉,取出一支略显陈旧的钢笔:“先用着,你是班上的学习委员,可不能因为这事影响学习。”他温暖的手掌覆在我的肩头,“期末考试好好发挥,说不定能得个奖呢!”

我永远记得他说这话时眼里的期许。那段时间,我拼命学习,终于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数学、化学双科第一。虽然总分未能进入前三,但魏老师还是特意找到我:“这次破例奖励你一支‘英雄’钢笔。”他嘴角噙着欣慰的笑,将崭新的钢笔郑重地放在我手心。

直到毕业前夕,我才从陈寿康老师那里得知真相:那支“奖品”,是魏老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特意买的。握着这支笔,我的手在颤抖,泪水模糊了视线。这支笔陪伴我走过五十多个春秋,它早已不仅是一支笔,而是恩师用爱心镌刻在我生命里的印记。

(二)一次家访的温度

那是一个油菜花开的春日午后。1973年的阳光格外温柔,我漫无目的地在田间小路上徘徊,脚下是新生的野草,耳边是布谷鸟的啼鸣。忽然,邻居急匆匆地跑来:“建荣,快回家!你的老师来看你了!”

我的心猛地一跳。我已经高中毕业了,老师怎么会突然来访?带着满腹疑惑,我快步赶回家中。推开家门,只见魏老师正坐在堂屋的竹椅上,阳光透过房檐洒在他的肩头,勾勒出一圈温暖的光晕。

“建荣回来了!”魏老师站起身,笑容如春风拂面。原来,他在给其他学生家访时,偶然得知我终日郁郁寡欢。这个曾经在课堂上神采飞扬的少年,如今却像霜打的茄子般蔫头耷脑。

“听说你还想读书?”魏老师的声音轻柔而坚定,“这是好事啊!”他拉过我的手,掌心传来的温度让我鼻尖发酸。“你还这么年轻,机会总会来的。现在不妨先制定个自学计划......”

那一刻,我仿佛听见心田里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的声音。魏老师的话像一粒种子,播撒在我迷茫的心田。此后三年,我如饥似渴地自学,时常回母校请教。每当夜幕降临,灯光下苦读的身影,都是对恩师期许的最好回应。

(三)一封书信的力量

1976年的冬天格外寒冷。在河北老解放区的军营里,我蜷缩在冰冷的床铺上,给魏老师写下一封满是委屈的信。北风呼啸,仿佛要把新兵的意志一点点吹散。

回信来得很快。展开信纸,魏老师刚劲有力的字迹跃入眼帘:“船既已离岸,就要迎接巨浪与漩涡......”字字千钧。看着老师用钢笔在红色双线格信纸上压出的凹痕,我羞愧得无地自容。这封信被我贴身收藏,在每一个想放弃的夜晚,它都像一团火,温暖着我颤抖的心。

1978年,当魏老师那封长达九页的信辗转送到我手中时,信纸已经微微泛黄。老师详细列举了同学们考上大学的情况,字里行间满是对我的期待:“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......”夜深人静时,我反复摩挲着信纸,仿佛能触摸到老师写这些字时的心跳。

四年后,当我捧着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的毕业证书站在魏老师面前时,他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欣慰。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:教育的真谛,不在于让学生按既定路线行走,而在于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,照亮各自的人生征程。

这些泛黄的信笺,这些温暖的对话,这些无言的期许,构筑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。魏老师用他特有的方式告诉我:真正的教育,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属于自己的天空翱翔。

一支钢笔的故事,一次家访的温度,一封书信的力量,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,却在我生命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。师恩似海,而我仍在海上。

今年春天,读小学三年级的孙子举着一支折断的铅笔向我哭诉。我轻轻牵他走进书房,从抽屉深处取出一支承载“英雄”梦想的钢笔,像当年魏老师那样放在他小小的掌心:“先用着,好好写字,期末爷爷等你拿第一。”孩子仰起脸,阳光恰好落在他眸子里,我仿佛看见当年自己的影子。那一刻,岁月完成了最温柔的回环——

原来,师恩不仅似海,更似潮;它一次次拍岸,又一次次退回深海,只为把更多的光,悄悄推向下一个清晨。

注:2025年,毛泽东同志母校—湘乡东山学校建校130周年。2025年9月10日,我国第41个教师节。在教师节来临之际,东山学校校友丁建荣写下回忆文章,感念母校,感谢师恩。

作者简介:丁建荣,男,1972年12月东山学校高中毕业。1982年6月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。1999年起任国防科技大学组织处长、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政委、党委书记。

责编:薛琳

一审:薛琳

二审:丁兴威

三审:周文博

来源:三湘都市报